一方面是因為宏觀利好因素不足。自年中國家為保住經濟增長下限而出臺了一系列的“微刺激”政策措施后,我國的經濟形勢總體好轉,持續(xù)回升;在國家繼續(xù)改革、調整經濟結構為核心的經濟發(fā)展思想下,短期內來自政策性紅利支持的可能性不大。而即將于11月召開的三中全會,市場猜測將最終定性“新城鎮(zhèn)化戰(zhàn)略”,猜測多以人的城鎮(zhèn)化為主,造城運動被弱化的可能性很大,這從下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增速遠低于市場預期可初見端倪。
一方面是下游用鋼行業(yè)年度計劃接近尾聲,后續(xù)動力減弱。9月初以來,全國大批重點工程項目集中開工,獲批項目總投資金額高達23485.9億,環(huán)比增長18.42%。截至9月底,保障房項目已開工620萬套,基本建成410萬套,完成投資8200億元,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98%和87%。另外,1至9月全國鐵路投資完成3286.96億元,完成計劃的63.2%,特別是地方鐵路投資完成率較去年同去猛增289%左右。部分重大項目接近尾聲,而鐵路投資尚有一定的目標,但均較去年同期有所加快。加上寒冬來襲,北方戶外施工條件受限,可以理解為,年內下游用鋼行業(yè),特別是建筑行業(yè),重大項目開工和施工進度會受到一定的滯緩,加上地方債務問題嚴重,融資依然是制約開工和施工進度的主要障礙;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鋼材的消耗程度。
因此,隨著冬季到來后,今年北方鋼材南運的規(guī)模可能有所增加。一個是南方工地還將加速施工以求完成年度人物,對鋼材的需求量可能會多一些,吸引北方鋼材難下“淘客戶”。另一個則是今年資金壓力較緊,北方同行套現(xiàn)需求增大,囤貨需求降低,也可能加速北鋼南下。且雖然關于淘汰落后產能、環(huán)保措施不斷,但對年內短期鋼材供應影響有限,危機前鋼廠擴生產粉飾表象的可能性存在,雖然河北部分地區(qū)可能因為大氣污染問題出現(xiàn)短期內的強制關停生產線,但預計不會影響整體供應上升格局。因此,筆者認為,我國鋼材市場已經開始進入冬季淡季氛圍,鋼材行情或多以低迷為主。
|